1. 尊龙时凯

      人才招募
      我們立足本地,放眼全球集團主頁 - 繁體中文
      鴻海集團
      集團首頁
      亞洲
      中國大陸
      美洲
      美國
      English
      墨西哥
      歐洲
      捷克
      čeština
      斯洛伐克
      Slovak
      3+3 焦點動態
      3+3 焦點動態
      鴻海自2019年11月正式對外宣示佈局三大未來產業以及三大核心技術,作為公司下一階段的成長動能,其中三大未來產業,分別為「電動車、數位健康、機器人」領域。這三大未來產業具有現有市場規模龐大,總計規模1.4兆美元以上;此外年複合成長率(CAGR)夠高,平均大於20%以上;未來成長契機,也與鴻海本身產業經驗以及優勢具有高度結合。三大核心技術則是「人工智慧、半導體、新世代通訊」,這三大關鍵技術領域,將做為公司發展三大產業的核心競爭力。鴻海公司每年透過舉辦鴻海科技日Hon Hai Tech Day,向外界展現公司在「3+3」領域的部分成果。
      活動訊息
      鴻海與Intrinsic成立合資企業 共同打造未來AI機器人工廠 結合Intrinsic機器人技術與鴻海製造專業 重新定義全球電子產品製造模式
      2025/11/21
      鴻海與Intrinsic成立合資企業 共同打造未來AI機器人工廠 結合Intrinsic機器人技術與鴻海製造專業 重新定義全球電子產品製造模式
      【台灣台北和美國加州,2025年11月21日】鴻海科技集團(TWSE:2317)與 Intrinsic 宣布雙方成立合資企業,共同實現未來智慧工廠(intelligent factory of the future)的願景。利用AI賦能的機器人技術,帶來製造業和工廠車間的生產方式無限潛力,協助生產營運具備更高的彈性、適應性和成本效益。 雙方合資公司設立於美國,重點目標在推動電子產品組裝和更廣泛製造領域的躍進式變革(step change)。其目標是對於不同世代大量重新設計的產品,原先需打造特定自動化解決方案,現在可以轉變為更具通用性的智慧機器人,自動化以往的人工流程,最終目標是實現工廠的全面協調和自動化(full factory orchestration and automation)。 初期,雙方合作將涵蓋組裝、檢測、機器維護管理和物流應用等,一系列應用場景。Intrinsic的Flowstate,將為鴻海和Intrinsic團隊提供一個通用工具,藉此利用業界領先的 AI 能力,如 Intrinsic Vision Model (IVM),在電子組裝過程中,導入全新的自動化解決方案。 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表示:「透過與 Intrinsic 的合作,我們能夠運用他們在 AI 驅動機器人技術方面的深厚專業。這種協同作用與我們在全球製造領域的領導地位相輔相成,使我們能夠共同開啟未來工廠的藍圖。」 Intrinsic 執行長 Wendy Tan White 表示:「我們正共同努力,將AI的價值帶入現實世界中。結合Intrinsic在AI驅動機器人軟體方面的專業能力,以及Alphabet在應用研究和平台開發方面的深厚經驗;加上鴻海長期以來的全球生產專業、世界級生產設施以及對製造業未來的願景,我們將加速AI能應用在當今最需要,且最有價值的製造領域。與鴻海建立合作關係,為大規模推廣這些解決方案提供了絕佳的機會。」 鴻海科技集團數位長史喆表示:「Intrinsic在建立AI整合平台和可擴展的AI機器人能力方面一直處於領先地位。透過合作,將能夠確保鴻海的智慧製造平台,從數據管理到機器人、AI 和數位孿生領域,在我們工廠內部實現智慧自動化。這次合作將幫助徹底改變我們的工廠營運,使其更具彈性、適應性、技能基礎和可擴展性。從機器人層次的單一任務,到完整的生產線和工廠管理,我們很高興能共同建設未來工廠。」 傳統上,製造商依賴人工生產,或依賴硬性、寫死的機器人與自動化系統,這些系統的設計、編程和維護需要大量的專業知識,其成本和複雜性將機器人限制在可預測、預先設定、高批量的任務中。在現實場域中,對現有的工作站與產線進行製程變更,在技術上與經濟上往往都是不可行的。當前,產品設計、市場需求、客戶群或供應鏈發生變化,快速調整通常也是不可能,或者需要高昂成本。在許多情況下,這意味著在追求彈性與成本之間,人力仍然是執行重複性工作的唯一可行選項,但這也帶來其他問題。 為了解決這個痛點,並實現更高效和永續的生產方式,滿足彈性靈活的生產力,鴻海與 Intrinsic的團隊將共同努力,將Intrinsic的AI平台能力與鴻海的智慧製造平台整合。我們的目標是實現自適應的智慧機器人解決方案,能夠進一步提升鴻海的生產設施乃至整個生態系統的效率。 Intrinsic深信智慧機器人所具有的變革力量,對於鴻海團隊所帶來的合作契機深感振奮,雙方能共同打造受惠於AI驅動的機器人、平台與規模化能力的解決方案。 雙方團隊都深刻理解智慧機器人在整個製造價值鏈中的重要性,從電子製造到金屬加工、從物流到汽車產業以及其他相關領域,實用型AI的導入正重新定義自動化發展。透過在日常自動化流程中運用 AI,從方案開發到實際營運,我們將實現新價值。 這項合作關係是邁向未來智慧工廠旅程中的重要里程碑。鴻海與Intrinsic團隊對未來充滿期待,並將持續突破智慧自動化的界限,提供更容易取得的AI驅動機器人技術,並推動電子製造產業持續成長。
      2025/11/21
      鴻海與OpenAI宣佈共同在美國打造下一代AI基礎設施硬體
      2025/11/21
      鴻海與OpenAI宣佈共同在美國打造下一代AI基礎設施硬體
      【台灣台北–2025年11月21日】鴻海科技集團(Hon Hai Technology Group, TWSE:2317)與 OpenAI今日宣佈,雙方將合作聚焦在下世代AI基礎設施硬體的設計工作與美國製造。作為共同合作的一部分,OpenAI將分享對AI產業新興硬體需求的洞察,協助鴻海的設計與開發工作,以及在美國據點的生產。OpenAI將擁有優先評估這些系統,並擁有採購選擇權益。此初步協議不包含採購承諾或財務義務。 隨著AI能力的不斷進步,對於新的硬體基礎設施需求也隨之增加,以滿足先進模型所需。此合作將結合OpenAI對當前及未來模型需求的深入洞察,以及鴻海卓越的製造專業,兩家公司將攜手,強化美國在地供應鏈,並加速先進AI系統部署。在美國建設這些基礎設施,對於強化供應鏈和支持美國在AI領域的持續領導地位至關重要。 鴻海與OpenAI的合作將專注以下三個核心工作: 設計未來數世代資料中心硬體:OpenAI和鴻海將共同設計、工程化與開發未來多個代代AI資料中心機架,以多項專案同時推動的方式進行,以滿足AI時代快速變化的先進模型需求。透過結合OpenAI的基礎設施藍圖與鴻海的工程和製造專業,雙方可以更快地讓新系統上線,並且為長期成長的需求確保產能。 強化並簡化美國AI供應鏈:兩家公司將共同努力,改善機架架構,使其能夠在美國各地進行製造;擴大採購範圍,納入更多的晶片和美國在地供應商;並擴展本地化的測試與組裝。這將提高可靠性、加快部署速度,並強化生態系統,從而建立一個更具韌性且可擴展的美國供應鏈。 在美國製造關鍵AI資料中心零組件:鴻海將在美國製造AI資料中心的關鍵設備,包括線纜、網路、冷卻和電力系統。這將支持高效能運算基礎設施的快速建設,並有助於確保經濟效益惠及作業員與製造商,滿足當前和未來AI工作負載的需求。 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表示:「鴻海很高興能AI數位時代的先驅者OpenAI 合作。作為全球最大AI伺服器製造商,鴻海擁有獨特的優勢,能夠透過值得信賴、可擴展的基礎設施來支持OpenAI的使命,從而加速創新,並擴大全球企業與用戶取得深具革命性AI能力的機會。」 OpenAI執行長Sam Altman表示:「打造先進AI技術背後的基礎設施,是美國再工業化(reindustrialize America)的世代機會。這次雙方合作是確保AI時代的核心技術,能夠在美國本土製造的第一步。我們相信這項工作將強化美國的領導地位,並有助於確保AI的優勢能讓更多人受益。」
      2025/11/21
      鴻海科技集團與三菱電機簽署合作備忘錄 共同為全球客戶提供高效可靠的AI資料中心解決方案
      2025/11/06
      鴻海科技集團與三菱電機簽署合作備忘錄 共同為全球客戶提供高效可靠的AI資料中心解決方案
      【台北、東京–2025年11月6日】三菱電機株式會社與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今(6)日宣布,雙方簽署合作備忘錄(MoU),目標為全球客戶共同提供具備優異能源效率和高度可靠的AI資料中心解決方案。 基於此份合作備忘錄,兩家公司將在AI資料中心領域,充分結合彼此的專業知識和資源網絡,進行全面合作。在全球市場範圍上,共同提供高效、可靠且具競爭力的AI資料中心解決方案,以期為循環型經濟等社會課題做出貢獻。 展望未來,雙方計劃在應對永續性等社會課題的過程中,相互活用彼此的專業知識,在AI資料中心領域以外,共同創造新的價值、解決方案和商業模式。圖說: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與日本三菱電機社長兼CEO漆間啓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,目標為全球客戶共同提供AI資料中心解決方案。關於三菱電機 三菱電機集團,憑藉不懈的技術革新和無限的創造力,致力於實現充滿活力與富裕的社會。我們正加速推動「Trade-On」活動,在發展業務的同時豐富社會與環境,以實現永續發展。此外,透過數位平台「Serendie®」,於數位空間彙整客戶提供的資料並進行分析,同時加強集團內部的緊密連結與智慧共享,推動「循環型數位工程」,創造新價值並協助解決社會課題。 自1921年創業以來,三菱電機擁有超過百年的歷史,業務範圍涵蓋社會系統、能源系統、防衛與宇宙系統、工廠自動化系統、汽車機械、大樓系統、空調與家電、數位創新,以及半導體元件等。我們在全球擁有超過 200 家集團企業與約15萬名員工,於2024年度的合併營收達5兆5,217億日圓。 如需更多資訊,請參閱 www.MitsubishiElectric.co.jp關於鴻海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(臺灣證券交易所代碼:2317)於1974年肇基於臺灣,以模具為根基,擴展為高科技服務企業。在電子代工服務領域(EMS)市占率超過四成,排名世界第一,涵蓋消費性電子、雲端網路、電腦終端、元件及其他等四大產品領域。在全球24個國家地區設有據點,員工總人數於季節性高峰時超過九十萬人。 2024年合併營收新臺幣6.86兆元,名列《財富雜誌》(Fortune) 全球500大企業排行榜第28名。近年來,鴻海積極投入「電動車、數位健康、機器人」三大新興產業以及「人工智慧、半導體、新世代通訊技術」三項新技術領域,結合AI推動「智慧製造、智慧電動車、智慧城市」三大智慧平台,以「3+3+3」作為集團重要的長期發展策略,為全球標竿客戶提供完整解決方案,成為全方位智慧生活提供者。 如需更多資訊,請參觀www.honhai.com
      2025/11/06
      回顧科技日
      HHTD24
      HHTD24
      HHTD23
      HHTD23